《俞快訊》冰霜大不同
—自然科化學—
🔎冰、雪來源不一樣
冰凝結【液→固】和水氣凝華【氣→固】是兩種不同的物理現象。
結冰是液態水在低於冰點時凝固成固態水的過程💦,
例如水滴在冷卻時變成冰粒或冰雹🧊。
凝華是氣態水在低於霜點時直接變成固態水的過程🧊,
例如水蒸氣在冷卻時變成霜或雪❄️。
🔎雜質的影響
結冰是指液態水在低於冰點時凝固成固態水的現象,
例如水滴在冷卻時變成冰粒或冰雹。
冰點是指純水在一定壓力下開始凝固成冰的溫度,通常為0℃。
但實際上,由於液體中存在雜質或微小氣泡等不純物,
使得液體需要更低的溫度才能開始凝固(過冷)。
過冷液體一旦遇到凝固核,
如塵埃或冰晶等,就會迅速結冰。
結冰可以形成各種有趣的現象,
如冰花、冰柱、冰燭等❄️,
但也可能對交通和建築造成危害。
🔎凝華是什麼
凝華是指氣態水在低於霜點時直接變成固態水的現象,
例如水蒸氣在冷卻時變成霜或雪❄️。
凝華是一種放熱反應。
通常發生在晴朗無風或微風的夜晚,
當地表或植物的溫度低於周圍空氣的霜點時🌳,
空氣中的水分就會在其表面形成冰晶。
霜點是指空氣中水蒸氣飽和並開始凝華成霜的溫度🌡️,
它與相對濕度和壓力有關,通常低於冰點。
凝華需要有凝結核,如塵埃或冰晶等,
提供水蒸氣凝結的表面。
凝華可以形成各種美麗的冰晶,如霜、雪、霧淞等。
霜的形狀可以是片狀、樹枝狀等,
有時也會形成類似雪花的六角形結構❄️。
🔎學越多、想越多
我們常以正常熔點0度C為思考出發點,
常常沒有想到要考慮雜質、過冷、氣壓不同、或氣體直接變固體的多元思考🧐。
當學科學得愈多、愈深,
思考和包容力也要愈來愈廣喔☺️。
—周俞自然科學團隊編撰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