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俞快訊》乙醚麻醉的歷史

—自然科化學—
周俞老師

周俞老師

2023年12月27日 上午 9:36

俞快訊

🔎乙醚的出現

乙醚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8世紀🐎,
當時有化學家可能首先合成了這種物質。
1540年,文藝復興時期的醫生瓦勒留斯·科爾杜斯首次具體描述了乙醚的合成方法,
通過蒸餾乙醇和礬油(濃硫酸)製備乙醚,
他將乙醚稱為甜礬油,
並簡單介紹了這種物質的藥用性質。
1729年,德國化學家奧古斯特將這種物質命名為乙醚。

🔎怎麼變麻醉藥
以前的外科手術要讓病人乖乖做手術,
化學上用過酒精、印度大麻與鴉片;
物理上用過「把肢體放在冰中」🧊,
有些外科醫師甚至過分到把病人掐昏🫨,
或是乾脆重擊頭部,讓病人失去意識,
但效果差強人意😵‍💫。
雖然這些東西可稍微讓感知遲鈍,
卻抵抗不了手術刀割開肌肉的痛楚😖。

1843 年,24 歲的牙醫師威廉·莫頓在讀哈佛醫學院上化學課時,
對乙醚能讓人昏睡的強烈功用深感興趣:
他以自己的狗做實驗🧑‍🔬,
還有母雞和幾條金魚做實驗,全都癱軟。
經過幾次成功經驗後,
莫頓自己也吸入這聞起來有甜味的氣體👃🏻。
他昏了過去,之後又完全恢復。
最後,莫頓在他的診所執行了世上第一次無痛拔牙🦷。
病人脈搏沒有變化,肌肉也沒有放鬆💪🏻。
他一分鐘後恢復,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。
1846 年 10 月 16 日,在超過五十名心存懷疑的觀眾聚集在麻州總醫院手術堂🔪,
直觀外科醫師沃倫和莫頓為病人切除頸部腫瘤。
在成功的同時,乙醚馬上成為每項大型手術的必備要件,需求量暴增📈。

🔔現在沒人用
乙醚麻醉後的恢復期長,還可能有噁心反胃🤮。
其示性式C₂H₅OC₂H₅,也可以簡寫為Et₂O。
乙醚對光和空氣敏感🔦,
傾向於以過氧化物的形式存在
可以形成具有爆炸性的過氧乙醚。
乙醚蒸氣與空氣混合時,
一有不慎也會燃燒爆炸💥。
所以如果現在還有醫生用乙醚麻醉,
一不小心自己就成為下一個病人啦。

偷偷告訴你一個更好笑的,
柯南裡的壞人每次用乙醚摀被害人的口鼻👃🏻,
對方一下子就昏倒是不可能的事🤣,
因為乙醚要麻醉的效果差不多要十分鐘啊⏰

—周俞自然科學團隊編撰—